关节肿胀是怎么回事?关节肿胀的原因。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节肿胀的原因:
(一)风湿肿胀
临床表现:多见于风湿病初起,关节肿胀部位不固定,时上时下,时左时右,此起彼消,一处肿胀数日逐渐消退时,其他部位肿胀又起,或见恶风、汗出等症。舌苔白,脉滑。
症状分析:主要为感受风湿邪气所致。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湿侵袭人体,其肿胀亦可无定处。恶风、汗出为感受风邪所致。舌苔白、脉滑为湿盛之征。
(二)寒湿肿胀
临床表现:关节肿胀而冷痛,自觉肿胀之处冷而不温,触之凉,喜暖恶寒,遇寒加重,遇热减轻。舌质淡胖,苔白厚,脉弦滑或紧。
症状分析:本证主要为感受寒湿之邪所致。“寒胜则痛”,寒凝经脉关节,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湿性则肿”,湿邪留注关节故肿胀。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失于温煦,故关节冷而不温,喜暖恶寒。舌质淡胖,苔白厚、脉弦滑或紧为寒湿之象。
(三)湿热肿胀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而热,或肤色红,常兼身热、汗出、口渴、面赤、皮肤起红斑。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症状分析:湿热之邪阻于经络、关节,故可见关节红肿热痛。身热、汗出、面赤是热盛于里的全身表现,热邪伤津故口渴,湿热伤及皮肤、血脉,故可见皮肤红斑。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四)痰瘀肿胀
临床表现:关节肿胀日久,不易消除,肿胀固定不移,肿胀按之如泥或硬如橡皮,肿胀之处皮肤紫暗,皮下结节,其疼痛如刺,疼痛夜甚。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滑或细涩。
症状分析:久病入络,聚湿成痰,痰瘀之肿胀其形成也渐,故其肿胀日久,不易消除。痰瘀为有形之邪,故其肿胀固定不移。痰瘀互结,死血凝痰阻于关节或皮下,故其肿胀按之如泥或硬如橡皮,可见皮下结节。疼痛如刺、疼痛夜甚、舌质暗有瘀点瘀斑、脉细为瘀血之征。脉滑为痰阻之象。
(五)气虚肿胀
临床表现:关节肿胀,按之凹陷,劳累后加重,恶风自汗,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症状分析:气虚津液失于运化,水湿留滞关节故肿胀,按之凹陷;劳累后气愈虚故肿胀愈重;气虚卫表不固则恶风自汗;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及舌脉之变化均为气虚之特征。
西医诊断的多种风湿病都可出现关节肿胀,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痛风、结核反应性关节炎,其他如硬皮病、牛皮癣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亦可见关节肿胀。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呈对称性关节肿胀,以手指指间关节、掌指、腕、肘、膝、踝等处多见,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胀可呈梭形。晚期可出现关节僵直或畸形。
骨关节病:膝关节骨关节病合并关节积液时关节肿胀,伴有疼痛、活动后加重;手关节骨关节病以远端指间关节肿胀为多见;骨关节病X线检查可见骨质增生及关节间隙变窄等改变。
痛风:常于夜间关节突然红肿疼痛,疼痛剧烈,痛不可触,肿胀消失后肤色转暗,可起皮屑,或见耳轮结石,多发生于砪趾跖趾关节或趾间关节,X线检查可见穿凿样损害或痛风石。
结核反应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伴发热、盗汗、消瘦、食欲不振,并可找到结核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