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冲洗时不要用沐浴液
温泉水中含丰富的矿物质,泡过温泉后尽量少用沐浴液,用清水冲身更有利于保持附在皮肤上的矿物质。
4.泡温泉非人人适用
尽管泡温泉对健康有种种好处,但不是人人都适用。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规则服药的前提下,可以泡温泉,但每一次最好不超过20分钟,起身时应谨慎缓慢,以防因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导致头昏眼花而跌倒。温泉所含的硫磺及其他酸碱物质可以消炎杀菌,对一般感染性或寄生性皮肤病很有疗效,但有时也会刺激皮肤使伤口恶化,甚至导致“温泉性皮肤病”,因此对于部分皮肤病患者,不宜泡温泉。对于患有湿疹、异位性皮肤炎等的人来说,泡在热水中过久,由于加速皮肤水分的蒸发,破坏皮肤保护层,也容易导致症状的加重。
5.月经期前后4天不宜泡温泉
女性不宜在月经期及前后4天内泡温泉。因为温泉池的水虽然是循环消毒,但水却不可能完全无菌。尽管女性阴道本身具有自净作用及自然防御功能,但是在月经期前后,女性抵抗力相对减弱,比较容易受到细菌侵犯。同时由于温泉池的水温与室外温差过大,刺激血管收缩或扩张,这种小血管的不规则变化会使经期推迟,容易引起月经不调。
6.温度要够高
泡温泉可以缓解压力、杀灭病菌,甚至有一些皮肤病患者选择药物温泉来治病。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通常温泉水不会让人染上阴道炎,因为泉水温度高,细菌不容易滋生。但如果泉水温度下降到40°c以下,那就可能有细菌滋生。而且,女性如果在温泉中待得时间太长,也会造成阴道中酸碱度失衡和有益菌破坏,从而使阴道内环境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而导致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