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和“担”相通,主要是因为一石粮食,恰好是一个成年男子可以弯腰担起来的重量,所以人们习惯将一石成为一担。一石粮食是多少斤?对于石、斗、升、担、斛等计量单位大家可能比较陌生,随着新中国成立来的统一,这些计量单位已经存在于我们的历史当中,但在许多影视剧中去并不少见。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仔细介绍一下,这“一石粮食是多少斤”,大伙一起来学习吧。
首先,小编在这里先给大家明个“理”:我们常说“一石粮食”,也有人说“一担粮食”,不论是“担”还是“石”,两个都是一样的。“石”和“担”相通,主要是因为一石粮食,恰好是一个成年男子可以弯腰担起来的重量,所以人们习惯将一石成为一担。
“石“在古代作为容量单位,相当于多少重量,在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粮食都有所不同。
据《秦汉经济史(上)》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1汉石等于120汉斤,约为15公斤。实际应用时因粮食种类不同而不等。1汉石120汉斤是指粟。如果稻谷则为100~120汉斤,米则最高至1汉石为160汉斤。
据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在宋代1石合92.5宋斤,1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