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是不是属于传染病 甲肝有哪些具体的症状表现
2019-09-05 16:59 互联网

  甲肝是属于传染病吗

  甲肝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多是由于甲肝病毒感染引起,所以大家要避免自身感染这种疾病,甲肝病毒主要在消化道中进行繁殖,然后才进入肝脏的。因此,它的传播方式是粪一口传播。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后未经消毒而感染其他人。

  人们在感染了甲肝病毒后,患者并不会直接出现甲肝的症状,因为甲肝具有一定的潜伏期,甲肝病毒首先在消化道中增殖,在短暂的病毒血症中,病毒又可继续在血液白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感染上甲肝后,甲肝病毒由肝细胞的高尔基体然向毛细胆管,再通过胆管进人肠腔,从大便排出,因此大家知道甲肝会不会传染这个问题后,一定要避免自身感染甲肝。甲肝的传染性非常强,这种病毒可以成片进行传染,所以人们平时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甲肝为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的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一般潜伏期为2~6周,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冬春季节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

  甲型肝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初起时往往误认为感冒,容易被人忽视,延误病情,继而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83%左右的甲肝患者有发热(大多在38℃一39℃之间),平均发热3天,但也有15%的患者发热超过5天。90%的患者有黄疸,消化道症状较重,ALT升高的幅度大、800IU/L-2000IU/L可占55%。

  甲型肝炎潜伏期平均30天(5-45天),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及急性无黄疸型。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此时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黄疸出现前,早期消化道症状明显容易误诊为胃炎或消化不良。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情感
  • 健康
  • 旅游
  • 房产
  • 体坛
  •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