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虽然工业物联网在产业概念、型态、应用,甚至产业供应链、生态系统都愈来愈完整,投入产业相关的业者也愈来愈多,但目前市场上却依然缺少一个可以让所有业者仿效的成功营运/获利模式。虽然,有业者强调已经以平台或生态系统建立的模式,构筑出完整的产业模式,但要能真正达成获利目地,却似乎仍有一步之遥。
相关业者在工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上,不仅是要能让设备系统化、设备智能化,还要做到软件的服务化及数据的模型化,唯有如此,才能利用工业物联网为产业创造出实际的效益。但除了数据的模型化之外,对业者们而言,这模式最终还必须进入商业化/业务化的阶段,透过整个业务化的发展,才有机会为业者带来获利。
目前多数业者在从事模型业务化的进展上,都相当积极的透过不同的合作方式,在台面上/台面下进行推动,期望借由纠众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将产业的饼能共同做大,但是对于怎样在饼做大之后,转换成真正的实际获利,目前还看不出清楚的方向。
当然,如果将软件服务视为是额外的红利,坚守在硬件平台的阶段,则获利的模式就是以硬件产品的销售为主,定位相当明确。
只是多数工业物联网业者想做的不仅是单纯的硬件供应者,多半希望在硬件之外,可以更多一点的切入软件、应用服务等层面,这可能就包括了后续数据模型化的部分。但是,在这部分目前据了解还存在着一些争议的空间,像是需求与供应间的差距,或是如何衡量收费标准等。也因此,对于许多可以从底层到后端,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业者而言,如何评价、怎样收费就有了讨论的空间,也让获利模式的确立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