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成实验学校向厂家提出索赔额度为30余万元。张光启说,赔偿方案是学校依据施工成本、用工合同、当地工资水平认真核算出的,没有过高要求。包括首次预制材料费和机械、人工费,清除“假水泥”费用,赴淮阳、商丘、亳州6次产生的化验费及相关费用,合同延期赔偿费,技术监理、看场人员工资,因工程延期造成学校管理、学生流失、赔偿及退费等,截至6月13日,共计33.2763万元。
鹏源建材有限公司不同意校方提出的赔偿方案。除了这25吨,同一批次其他水泥有多少吨、卖到了哪里?今天,记者多次致电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经办人,均未获回应。
鹏源建材有限公司一位法律顾问向记者表示,对方要价太高,公司无法接受。而对于这批不合格水泥如何出厂卖到学校,这位律师表示并不知情。
张光启说,早在4月第一次鉴定发现水泥不合格后,学校就与厂家商议尽快赔偿,当时校方核算的赔偿费用为10.6834万元,但厂家不同意,仅打算赔偿已经使用的大约4吨水泥的费用,这让学校无法接受。
“光把那些‘假水泥’打下来,就雇了12个人干了12天。”张光启说。
鹿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前述负责人表示,该局将依据产品质量法作出相关处罚,目前正在走程序,但只能对经销商作出处罚,厂家应由其属地山东省枣庄市的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张光启说,该校每年收入扣除工资和运营费用后,剩余经费在50万元左右。“多拖一天学校就多一天的压力,厂家的损失也在增加。”
水泥纠纷产生后,这所学校的宿舍楼一度停工两个月,6月中旬刚刚复工,工期已经延误。为此,学校临时腾挪了一些教室用作临时宿舍,这样让孩子们开学后能“有个地方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