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处暑过了还热吗 北京处暑后天气还热吗(2)
2018/8/9 16:42:03 天气网
北京到了处暑天气还是会热。
虽然立秋从8月7日至8月9日之间就已开始,但这时还并没有真正进入秋天,因为温度还没有降下来。到白露以后,温度开始下降,秋意开始显现,到了9月份,便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了,到11月结束,秋天也就完全结束了。在我国北方,通常3、4、5月是春季,6、7、8月是夏季,9、10、11月是秋季,12月、下一年的1月和2月是冬季。
相比南方,北方的秋天来得特别早,立秋之后,白天样子虽然是夏天的样子——阳光耀眼,气温偏高,但空气中能闻到秋天的味道。仿佛一个人面相显年轻,但已经能看出来过了青春的年纪。在北方,刚立秋不久,身在外面,就能感觉出秋天的凉爽。北方夏天不太热且短,立秋后白天就凉爽了。而南方之夏,白天晚上几乎一个温度,立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和夏没有区别,炎热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北方的夏天无论怎么热,晚上还是比较凉爽的,没有在南方度过夏天的无法体会。如果在中东熬过几年夏天的人,那肯定觉得北方简直太凉快了。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