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生活频道

生活首页
社会百态 情感生活 娱乐八卦 体坛靓影 爆笑图文 军事历史 旅游趣闻 健康人生 育儿经验 IT世界 汽车风云 地产动态 小常识 安全知识

情人眼里出西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情人眼里出西施呢?

2017/11/6 16:43:27 生活网 http://life.southmoney.com

   我们常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乍听上去,有点唯心主义的意味,而生活的体验似乎却证明,这句谚语概括得倒是颇为准确。

  我们常常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对爱人颜值的打分往往高于别人,他似乎就是哪里都好,就好像我们的眼睛为他们自动加上了一层滤镜。

  记得曾看到这样一个段子:路上撞见前男友,猛然觉得长得好丑。和闺蜜聊天说他怎么那么丑,我记得他帅过的呀!闺蜜哈哈大笑:“他哪里是帅过,是你爱过。”

  “情人眼里出西施”之心理学依据——光环效应

  关于“情人眼里出西施”,心理学家给出了一定的解释,认为这是光环效应的结果。

  所谓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指的是当你对某个人、某些特质有好感后,你就会很难感觉到他的其他缺点,心理上认为他其他方面也一定比较好,对他心存各种“积极幻想”,就像有一团光环在围绕着他,缺点全掩藏在了光环之下,通通看不到。

  研究者通过对70对伴侣的研究证实,在伴侣双方的眼中,自己的另一半都比实际上更好看。光环效应可以让我们对喜欢的人更喜欢,同样的,也会让我们对讨厌的人更讨厌,这都是取决于感情上的好恶。

  “情人眼里出西施”之物理学依据——眼睛自带“PS”

  心理学家如是说,而物理学家则给出了更直接的证据。他们研究发现,当人类看到非常喜欢的东西时,瞳孔的放大程度会高于正常情况,这时会有太多的光线投射到视网膜上,从而影响到视觉的精确性,其结果必然是造成影像含混,无法提供清晰的视觉效果,就好像是PS的效果一般。我们的眼睛会把自己喜欢的人的脸PS到满意的程度,然后才把信息投射到大脑,而对于讨厌的人,同样会将他刻画得更丑恶。

  “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是对于同一个人而言,在评判自己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的颜值时,他的评判标准出现了差异。那么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人的颜值又是如何评判的呢?差异似乎也很大呢。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自己觉得很漂亮的人,别人经常觉得一般般,而有时自己觉得不过是路人,在别人眼里竟成了男神女神级的人物,这就是审美的差异。

  曾经有一个美国女孩将自己的素颜照片发给了各国的修图高手,希望将她PS成他们心中的美女。结果不同国家的修图高手们热情地展现了他们眼中的美女的样子,对于肤色、妆容、五官,他们都有不同的审美特点,这似乎证明了审美差异的广泛存在。

  人类审美有差异也有共性:受基因导向

  但是我们也发现,对于外貌,人们的认知虽然有所差异,但是皮肤白皙、浓眉大眼,纯红齿白等这些特性,在绝大多数人眼中都是美的标志,可见审美是存在共同性和差异性的。

  有科学家估计,个体对脸庞的审美偏好有50%和他人一样,有50%和他人不同。那么关于审美的这种不同的认知,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审美活动是受到一定基因导向的。男性择偶时,往往偏爱身材妖娆、年轻貌美的女子,女性择偶时则倾向身材高大、五官立体的男子。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偏好,是因为这样的另一半往往更健康,有更强的生育能力,可以更大可能地保障自己的基因留存下去,这被称之为“基因的自私性”。

  所谓基因的自私性,指的是它会诱导人们做出保障自身基因繁衍的行为。因此可以推论,人们的审美心理机制是人类在长期自然环境生活中进化而来的,其终极目的是人类自身基因的保存和繁衍。

  个人审美差异主要由自身经历决定

  基因的作用下,人们产生了一些共同的审美倾向,但是正如前文所言,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差异还是很大的。

  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人们的审美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过去的个人经历。在这项研究中,35000网民对50个不同男性和女性的脸进行评价,并进行吸引力的打分。

  研究者通过对参与者的详细调查,得出结论:个体审美的独特性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经历不同,并非基因。他们继而对547对同卵双胞胎和214对异卵双胞胎进行了研究,在对200张不同面孔的吸引力评分中,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而即便是拥有近100%相同DNA的同卵双胞胎也不会被同样的人吸引。这足以证明基因并不是审美差异的决定因素,而个人经历往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