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辞旧迎新。目前《玉兔生辉》诞生了,今年年画里的胖娃娃增加了兔兔。
据悉,杨柳青木版年画,天津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杨柳青木版年画据称约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盛于清代中叶。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它采用刻绘结合的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人物生动,色彩典雅。
小常识:
年画,是用雕版印刷制成的张贴画。
“年画”这个词出现在清朝道光年间。但早在汉代,中国人就有了“贴桃符”用以驱邪纳祥的习惯。
桃符是古时挂在门上的小木板,上面写着门神的名字。
明清时期,雕版技术发达,尤其是套色印刷的普及,满足了老百姓对贴吉祥图案的需求。贴年画,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
最常见的年画,有门神、财神、灶神。此外,还有许多来自民间信仰和戏曲故事的年画,算得上“中国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
在广播电视和网络出现以前,老人们常常会通过年画来给家里的孩子讲故事,就是我们所说的“戏出年画”。
以前,匠人们仅是听说了一些事,就凭着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画,如今看来很有意思。
年画不仅是年味的体现,也代表了一方风俗和传统。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等年画都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