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TP按照功率质量比和最高车速给车辆进行分类测试,乘用车适用于其中的Class 3测试工况。测试过程包括低速段、中速段、高速段、超高速段四部分,测试温度23℃。总长度23.25km(比NEDC多出一倍有余),最高车速131km/h。
要论测试强度,WLTP要显著高于NEDC。并且前者的测试温度、距离及加减速等情况也更接近真实道路驾驶,可以认为,WLTP能更好地反映出车辆的真实油耗及排放水平。
根据新旧两种测试工况的特征,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WLTP测试循环时间更长,使得冷启动对整个测试过程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诸如排气管缸盖集成技术等帮助发动机迅速暖机的技术,在WLTP下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其次,WLTP测试中,怠速的比例大幅下降。自动启停、油电混动等当前较为有效的节油技术,在测试中的效果也将被削弱。
因为WLTP测试循环的平均速度、最大速度,以及最大加速度等都有提升,测试车辆负荷更大,油耗将有所增加。相应的,动力储备更好的大排量、大功率以及多挡位车型会占有更多的优势。这一变化的影响也将波及到纯电动车型上。已切换WLTP的欧盟在2017年便对此作出预测分析,在WLTP下,电动车的能耗将恶化26%-30%。这也是很多电动车的WLTP续航和NEDC续航有较大差距的原因。
而当今主流的节能技术路线,如小排量涡轮、混合动力技术,可以预见它们在切换WLTP后,油耗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恶化。
切换WLTP对于排放的影响
早在两年前,欧盟已经对两种测试工况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过分析比对。对于汽油车而言,根据欧盟搜集的数据,排量小于1.4L的车型,WLTP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NEDC下的这一数值的比值约为1.37;1.4L-2.0L之间的车型,这一比值约为1.32;2.0L排量以上车型的这一比值则大致为1.23。可见,随着排量的增加,切换WLTP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会逐渐走低。
也就是说,越是原本油耗大的车,在切换WLTP后排放数据受到的影响更小。根据欧盟的数据,当一辆车在NEDC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250g/km(换算回来差不多是10L/100km的油耗量)时,其WLTP与NEDC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值可降至1。
我国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因国六即将实施,众多厂家已经开始进行WLTP循环测试来认证排放。但关于油耗,我国相关部门目前计划在2021年才开始全面切换WLTP工况测试油耗。眼下关于WLTP油耗测试,我国还在制定相关的标准,有消息显示,在今年4月,国家将对平均油耗、限值、测试方法三大标准完成WLTP切换、报批。
而排放、油耗两大项目间的切换时差,使得目前在我国大陆销售的新车需要进行NEDC、WLTP两种工况测试,前者用于满足我国的油耗标准,后者则针对国六的排放标准。
WLTP适用范围覆盖全球,这也使得这一新的测试规程将引导全球车企进行新一轮的技术调整。全面小排量涡轮化的趋势恐怕也会大幅减速。欧洲厂商对于WLTP的理解目前较为超前,短期内,如大众将要主推的EA211这种1.5T米勒循环+48V轻混的搭配,可能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流。